-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虹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膽囊萎縮的原因較多,如膽囊結石、膽囊炎、肝功能異常、膽囊息肉、膽囊癌等。其危害包括引發炎癥、導致疼痛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3-12-30 08:26
1.膽囊結石:結石長期刺激膽囊壁,影響膽囊功能,導致萎縮。
2.膽囊炎:炎癥反復刺激,使膽囊壁增厚、纖維化,膽囊逐漸萎縮。
3.肝功能異常:膽汁分泌不足,膽囊功能減退,進而萎縮。
4.膽囊息肉:較大或多發息肉可影響膽囊正常收縮,引起萎縮。
5.膽囊癌:癌組織侵犯膽囊,破壞膽囊結構,導致其萎縮。
膽囊萎縮需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萎縮? 慢性膽囊炎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致膽囊壁增厚,膽囊體積明顯縮小者,謂膽囊萎縮。此類病人常有較長的慢性膽囊炎或膽結石病史,平素癥狀不明顯,但易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病人除有膽區疼痛不適外,多伴有消化不良的癥狀,膽囊萎縮屬中醫學的“膽脹”范疇。《靈樞·脹論》云:“膽脹者,脅下脹痛,口中苦,善太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