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立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體內濕熱多因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所致。長期不調理可能影響身體健康。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3-12-30 10:18
1.疾病原理:體內濕熱是指濕邪與熱邪同時侵襲人體,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常見癥狀有肢體沉重、發熱、口苦、舌苔黃膩等。
2.形成原因:環境潮濕悶熱、飲食偏好肥甘厚味、酗酒、缺乏運動、長期情緒壓抑等都可能引發。
3.自我調理:注意起居環境干燥通風,保持心情舒暢,適度運動,如慢跑、瑜伽。
4.飲食改善:少吃辛辣、油膩、甜食,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薏米、綠豆、冬瓜。
5.藥物治療:濕重可用藿香正氣水,熱重可用龍膽瀉肝丸。但用藥需遵醫囑。
6.中醫調理:可通過拔罐、艾灸等中醫療法輔助調理。
體內濕熱需要綜合調理,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必要時借助藥物和中醫療法。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