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曉嵐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孩黃疸高,需明確其類型,包括生理性、病理性、母乳性、溶血性和感染性黃疸等。了解黃疸產生的原理、癥狀表現、檢查方法以及相應的治療措施很重要。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3-12-31 15:04
1.生理性黃疸:多在出生后 2 - 3 天出現,5 - 7 天達高峰,足月兒最遲 2 周消退,早產兒最遲 4 周消退。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加強喂養,促進膽紅素排泄即可。
2.病理性黃疸:出現早、程度重、消退晚。可能由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泄障礙等引起。需要藍光照射、使用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等治療。
3.母乳性黃疸:與母乳喂養有關,可暫停母乳 3 - 5 天,黃疸明顯減輕。若膽紅素水平過高,也需干預治療。
4.溶血性黃疸:常見于母嬰血型不合,如 ABO 溶血、Rh 溶血。可采取光照療法、輸注白蛋白、換血療法等。
5.感染性黃疸:多由病毒、細菌感染引起,需抗感染治療(如頭孢呋辛、阿莫西林等),同時結合藍光照射等退黃治療。
總之,小孩黃疸高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黃疸類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皮膚顏色、精神狀態等,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