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濤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寒與脾虛是常見的中醫病癥,常由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勞逸失度、久病體虛等引起。癥狀表現多樣,調理需綜合考慮飲食、運動、藥物等方面。 1. 癥狀表現:胃寒表現為胃脘冷痛、喜溫喜按、嘔吐清水等;脾虛則有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肢體倦怠等癥狀。 2. 病因:飲食生冷或不規律損傷脾胃;長期憂思過度影響脾胃功能;過度勞累耗傷脾氣;久病后脾胃虛弱。 3. 飲食調理:胃寒者多吃溫熱食物,如生姜、羊肉等;脾虛者宜食健脾食物,如山藥、薏米等。 4. 運動調理: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增強脾胃功能。 5. 藥物治療:胃寒可選用附子理中丸、良附丸等;脾虛常用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等。但用藥需遵醫囑。 6. 中醫外治: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溫胃健脾。 總之,胃寒與脾虛需要綜合調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必要時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10 0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