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亮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結直腸肛門外科
-
你好,
2013-12-31 19:03
1、脫出:直腸息肉蒂較長時多可脫出肛外。
2、直腸指檢:直腸中、下段的息肉,指檢可觸及柔軟、光滑、活動的結節。
3、直腸鏡檢:腺瘤性息肉呈圓形,表面粘膜淡紅且有光澤。絨毛乳頭狀腺瘤為分葉狀,形似菜花,軟如海綿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長色紅。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狀隆起結節。
4、便血:為鮮血、被蓋于糞便表面而不與其混合。
5、息肉合并潰瘍感染時,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6、若發現多個息肉時,作乙狀結腸鏡或纖維鏡檢,排除多發息肉及結腸息肉病。
7、全身癥狀:息肉數量較多、病程較久者,可出現貧血、消瘦等全身虛弱表現。
大量排泄粘液者,可發生低鉀性心律紊亂或四肢軟弱無力,易疲勞等。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