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璠娜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腎前性急性腎衰竭又稱為腎前性氮質血癥,是指有效循環血量下降所致的功能性腎小球灌注壓下降,腎實質的結構并無異常變化;在腎臟血供和腎小球灌注壓恢復之后,腎小球濾過率(GFR)可迅速恢復正常. 腎前性急性腎衰竭臨床表現為: ,腎臟水,鈉重吸收增多,因而尿鈉排泄減少,鈉濾過分數明顯降低(.08,尿滲量>500mOsm/(kg·H2O). 2,尿沉渣檢查無皮細胞,白細胞,紅細胞和管型,無蛋白尿. 3,尿濃縮功能障礙(如腎性尿崩癥)或體內存留大量內源性(葡萄糖,尿素)或外源性(甘露醇)滲透性物質時,可出現非少尿性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易并發高鈉血癥. 4,腎小管重吸收尿素增加,使BUN升高更突出,因而出現BuN與scr不成比例的增高現象(即小球-小管間不平衡現象),BuN可高達37.5mmol/L(00mg/d)以上,而SCr僅輕度升高,BuN與SCr比值明顯升高
2014-01-01 1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