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廖耘生 主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孕婦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主要原因包括營養缺乏、胎兒需求增加、自身造血機能變化、妊娠反應影響以及潛在疾病因素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4-01-02 11:38
1. 營養缺乏:孕婦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可能因孕吐、食欲不佳等,導致鐵、蛋白質等造血原料攝入不足,影響紅細胞生成。
2. 胎兒需求增加:隨著胎兒生長發育,對鐵等營養物質的需求量增大,會從母體攝取更多鐵,易使母體缺鐵。
3. 自身造血機能變化:孕期女性體內血容量增加,血液相對稀釋,造血系統負擔加重,可能導致造血功能相對不足。
4. 妊娠反應影響:頻繁且嚴重的孕吐、惡心等妊娠反應,會減少鐵的攝入和吸收。
5. 潛在疾病因素:一些孕婦可能患有慢性失血疾病,如痔瘡、消化道潰瘍等,導致鐵不斷流失。
總之,孕婦缺鐵性貧血可能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孕婦應重視孕期營養均衡,定期產檢,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缺鐵性貧血。一旦確診,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多糖鐵復合物等。同時,多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蛋類、豆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