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詹昱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三級
血液內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在發病機制、癥狀、治療等方面存在差異,包括細胞異常、臨床表現、治療方法、預后情況、發病原因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4-01-02 12:16
1.細胞異常:白血病骨髓產生大量異常幼稚細胞,再障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2.臨床表現:白血病常有發熱、貧血、出血、肝脾淋巴結腫大,再障主要是貧血、出血和感染。
3.治療方法:白血病多采用化療、靶向治療、骨髓移植,再障常用免疫抑制治療、促造血治療。
4.預后情況:白血病病情復雜,部分類型預后差,再障部分患者經治療可緩解。
5.發病原因:白血病病因未完全明確,與遺傳、環境等有關,再障多與藥物、化學毒物、病毒感染等相關。
總之,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是兩種不同的血液病,診斷和治療都需專業醫生綜合判斷。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是組成細胞核的基本物質,是基因的載體。染色體異常(chromosome abnormalities)也稱染色體發育不全(chromosome dysgenesis)。美籍華人蔣有興(1956)查明人類染色體為46條,Caspersson等(1970)首次發表人類染色體顯帶照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