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姚書忠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月經期量少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的有內分泌失調、子宮發育不良、宮腔粘連、營養不良、精神壓力大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4-01-04 14:09
1.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分泌不足,會影響子宮內膜的增生,導致月經量少。可通過激素六項檢查明確,治療常使用戊酸雌二醇等藥物。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體積較小或形態異常,影響內膜面積,使月經量減少。一般通過B超檢查診斷,治療方法依具體情況而定。
3.宮腔粘連:子宮內膜損傷后粘連,經血排出不暢,量少。宮腔鏡檢查可確診,治療常需手術分離粘連。
4.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影響身體機能,導致月經量異常。改善飲食結構,補充營養有助于恢復。
5.精神壓力大: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狀態,影響內分泌,造成月經失調。需調整心態,必要時心理干預。
月經量少的原因較為復雜,若長期存在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