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彥卿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氣滯血瘀是中醫常見的病理狀態,多由多種因素引起。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嚴重時可能影響健康。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4-01-04 21:33
1.情志不舒:長期情緒抑郁、焦慮等,導致氣的運行不暢,進而引起血瘀。
2.外感寒邪:寒邪侵襲,使氣血凝滯,出現氣滯血瘀。
3.飲食不當:過多食用油膩、生冷食物,損傷脾胃,影響氣的生成和運行。
4.勞傷久病:過度勞累、久病不愈,耗傷正氣,氣血運行無力而瘀滯。
5.跌撲損傷:外傷直接導致氣血瘀阻,進而影響氣的運行。
總之,氣滯血瘀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和飲食習慣,預防氣滯血瘀的發生。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建議及時尋求中醫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