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連帆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手關節疼痛可能由外傷、關節炎、腱鞘炎、感染、痛風等因素引起。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4-01-05 15:06
1.外傷:若因外力損傷,如扭傷、撞傷,可能導致關節軟組織受損。治療需先冷敷,減輕腫脹和疼痛,24小時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疼痛明顯可遵醫囑使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藥物。
2.關節炎: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可通過休息、保暖、口服氨基葡萄糖等改善。類風濕關節炎需使用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應遵醫囑。
3.腱鞘炎:多因長期勞損。治療包括休息、制動,局部熱敷、按摩,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疼痛嚴重時口服塞來昔布。
4.感染:細菌感染時會有紅腫熱痛,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
5.痛風:尿酸鹽結晶沉積所致。治療要控制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急性發作時可服用秋水仙堿、依托考昔。
手關節疼痛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不同。出現疼痛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