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怡菁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腳后跟麻木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局部受壓、周圍神經病變、腰椎疾病、糖尿病并發癥、血管疾病等。若麻木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4-01-05 15:39
1.局部受壓:長時間站立、行走或穿不合腳的鞋子,可能導致腳后跟局部受壓,影響血液循環,引起麻木。一般通過休息、更換合適的鞋子可緩解。
2.周圍神經病變:如末梢神經炎,可能由營養缺乏、感染等引起。除麻木外,還可能有疼痛、感覺異常。治療上可能需補充維生素B族等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
3.腰椎疾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等壓迫神經,可導致下肢包括腳后跟麻木。常需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甲鈷胺)、手術治療等。
4.糖尿病并發癥:長期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引起周圍神經血管病變,導致腳后跟麻木。控制血糖是關鍵,同時可使用改善微循環和營養神經的藥物。
5.血管疾病:下肢動脈硬化、栓塞等血管問題,影響足部血液供應,也會引起麻木。治療可能包括改善循環的藥物(如前列地爾)、介入治療等。
腳后跟麻木的原因多樣,需綜合癥狀、病史、檢查等明確診斷,采取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