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白莉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癥,常見癥狀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壓力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改變。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4-01-05 17:14
1.癥狀表現:
上腹部疼痛,可為隱痛、脹痛或灼痛。
腹脹,感覺胃部脹滿不適。
惡心、嘔吐,嚴重時頻繁發作。
食欲不振,對食物缺乏興趣。
少數患者可能有嘔血、黑便。
2.發病原因:
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常見原因之一。
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
大量飲酒、吸煙。
飲食不規律,喜食辛辣、油膩食物。
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3.治療藥物:
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
枸櫞酸鉍鉀等胃黏膜保護劑,保護胃黏膜。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用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
4.飲食調整:
規律飲食,定時定量。
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多吃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
5.生活方式: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情舒暢。
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
胃炎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并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