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楚山 住院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傳統療法室
-
脾胃濕熱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常表現為胃脘疼痛、食欲不佳、小便黃、大便不暢等。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4-01-06 14:05
1.疾病原理:脾胃濕熱多因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引起,導致脾胃功能失常,濕熱內生。
2.常見癥狀:包括口臭、口苦、肢體困倦、舌苔黃膩等。
3.常用藥物:如甘露消毒丹,具有利濕化濁、清熱解毒之效;藿香清胃膠囊,能清熱化濕,醒脾消滯。
4.食療輔助:可適當食用薏米、紅豆等祛濕食物。
5.生活調理: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適當運動。
6.就醫建議: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到正規中醫醫院就診。
脾胃濕熱的調理需要綜合多種方法,用藥應遵醫囑,同時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