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臘梅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服用中藥期間一般不建議飲酒,原因包括影響藥效、加重肝臟負擔、可能引發不良反應、干擾疾病恢復、與某些中藥成分產生沖突等。 1. 影響藥效:酒精可能改變胃腸道的環境,影響中藥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從而降低治療效果,如活血化瘀的丹參、補氣的黃芪等。 2. 加重肝臟負擔:肝臟既要代謝酒精,又要處理中藥的成分,增加其工作負荷,影響肝臟功能。 3. 引發不良反應:部分中藥與酒精結合可能產生過敏、頭暈、惡心等不適,像清熱的金銀花、解毒的連翹等。 4. 干擾疾病恢復:患病期間身體機能較弱,飲酒不利于身體康復,尤其是治療感冒、咳嗽等疾病時。 5. 成分沖突:某些中藥成分可能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改變藥物性質,如滋陰的熟地、補陽的肉桂等。 總之,為了確保中藥的療效和自身健康,服用中藥期間應盡量避免飲酒。如果對用藥期間的飲食有疑問,建議咨詢專業的中醫醫師。
2024-12-05 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