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津麗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針灸康復科
-
陰虛內熱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癥,可能表現為午后或夜間發熱、手足心熱、口干咽燥、心煩失眠、盜汗等。若癥狀明顯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4-01-06 23:26
1.發熱特點:多為低熱,尤其在午后或夜間,體溫一般不超過38℃。
2.出汗情況:常有盜汗,即在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
3.口干咽燥:感覺口腔和咽喉干燥,飲水不能明顯緩解。
4.心煩失眠:心情煩躁,難以入睡或睡眠不安穩。
5.舌脈象:舌紅少苔,脈細數。
出現上述癥狀可能是陰虛內熱,但具體診斷還需結合脈象、舌象等綜合判斷。如有疑慮,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的中醫科就診。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內熱? 內火(熱)是和內寒相反的一類由于人體新陳代謝過于旺盛、產熱過多所導致的疾病。產熱的絕對過多引起的“內(熱)”,也叫“實火(熱)” 。引起“實火(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過于元陽的運動、溫煦作用過于亢進,從而導致人體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活動過于旺盛,產生各種癥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