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代紹武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風濕免疫科
-
骨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據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癥狀: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尤其是在晨起或長時間休息后明顯。 2.體征:關節壓痛、活動時有摩擦音、關節畸形等。 3.影像學檢查:X 線可顯示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顯示軟骨、滑膜等病變。 4.實驗室檢查:一般無特異性指標,血沉、C 反應蛋白等可用于排除其他炎性關節病。 5.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的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緩解疼痛和炎癥;軟骨保護劑如氨基葡萄糖,有助于延緩病情進展。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按摩、針灸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癥狀。 運動治療:適當的關節活動和肌肉鍛煉,增強關節穩定性。 手術治療:病情嚴重時,如關節置換術,可改善關節功能。 總之,骨關節炎的診斷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治療應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09 17: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骨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據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癥狀:患者常有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尤其是在負重或活動后加重。 2.體征:關節局部壓痛、活動時摩擦音、關節畸形等。 3.影像學檢查:X 線可顯示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等;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顯示軟骨、滑膜等病變。 4.實驗室檢查:一般無特異性指標,血沉、C 反應蛋白等多在正常范圍。 5.診斷標準:綜合臨床癥狀、體征和影像學檢查結果,排除其他類似疾病后可確診。 6.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可緩解疼痛和炎癥;氨基葡萄糖有助于保護關節軟骨。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按摩、針灸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癥狀。 運動治療:適當的關節活動和肌肉鍛煉,增強關節穩定性。 手術治療:病情嚴重時,如關節置換術,可改善關節功能。 骨關節炎的診斷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治療應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要早診斷、早治療,以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10 10: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淵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骨關節炎系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如創傷、關節的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引起關節軟骨的非炎癥性退行性變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臨床可產生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癥狀。可以采用物理療法:熱療、水療、紅外線、超短波、電刺激等均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等癥狀。
2024-12-09 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