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貴麟 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病
-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通常由過敏、感染、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和自身免疫等多種原因引起。多數情況下,通過合理的治療和預防措施,蕁麻疹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較為頑固。 1. 過敏:食物(如海鮮、牛奶、蛋類)、藥物(如青霉素、磺胺類)、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可引發蕁麻疹。避免接觸過敏原是關鍵。 2. 感染: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能導致蕁麻疹。治療感染源有助于控制病情。 3. 物理因素: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物理刺激可能誘發。盡量減少物理刺激的影響。 4. 精神因素:緊張、焦慮、壓力大等精神狀態可能引起。保持良好心態,適當減壓。 5.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時也可能出現蕁麻疹。調節免疫功能對治療有幫助。 總之,蕁麻疹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預防,多數是可以治愈的。但如果病情反復或加重,一定要及時就醫。
2024-12-09 17: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薄潛 主治醫師
黑龍江祥云皮膚病醫院
皮膚科
-
蕁麻疹是由于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種局限性、一過性水腫反應,以局部或風團為特征。中醫稱之為赤疹、鬼飯疙瘩。專家多年臨床研究,認為蕁麻疹跟素體稟賦不足,外感風、濕、熱珠諸邪或飲食生活失調有關。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近而遠之。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2024-12-09 17: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開達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病科
-
蕁麻疹主要是新陳代謝失調引起,請用濕毒清和蘆薈膠丸,結合用球蛋白100毫升,葡萄糖酸鈣20毫升,地塞米松10毫克加入百分之五的葡萄糖250毫升內靜脈滴注;注意不要吃酸辣腥臭霉變的食物,多吃清淡含營養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煙酒,最好多喝牛奶可以使皮膚嫩白富有彈性而不容易發皮膚病,耐心配合,三天就好。
2024-12-09 17: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永祥 主任醫師
成都博潤白癜風醫院
白斑
-
你好,尋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于皮膚粘膜的小血管擴張,血漿滲出形成的局部水腫,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尋麻疹的病因復雜,尤其是慢性尋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種致敏原有關外,與個人的敏感性素質及遺傳等因素也有密切的關系,常見的誘因有: (一)食物 以魚、蝦、蟹、蛋、牛奶、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最常見,尤其是在一次大量進食蛋白質飲食和酗酒后,發生的蛋白胨性尋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 (二)藥物 如青霉素、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另一些藥物如嗎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為組胺釋放劑,可直接激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尋麻疹。 (三)吸入物 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某些氣體及真菌孢子等。 (四)感染 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原蟲、寄生蟲等感染,這些感染可能通過傳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變了機體的應激狀態,引起I型或III型變態反應。 (五)昆蟲叮咬 如虱、跳蚤叮咬皮膚及黃蜂、蜜蜂、毛蟲的毒刺刺入皮膚,引起變態反應。 (六)物理及化學因素 如冷、熱、日光和機械性激發、摩擦壓迫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激發,引起變態反應或非變態反應性尋麻疹。 (七)內分泌和代謝障礙及胃腸功能失調均可誘發本病,尤其是慢性尋麻疹。 (八)內臟疾病 如紅斑性狼瘡、淋巴瘤及某些腫瘤、風濕熱等可為尋麻疹的病因。 (九)遺傳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尋麻疹、遺傳性家族性尋麻疹綜合癥和遺傳因素有關。 (十)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感情沖動可引起乙酰膽堿釋放,增強血管通透性而發生尋麻疹。 尋麻疹的發病機理可分為變態反應和非變態反應兩種,前者主要是由于I型變態反應引起,少數是II型或III型反應,此型的抗體IgE和血管周圍肥大細胞、血中嗜堿性粒細胞相結合。當抗原再次侵入后,在這些細胞表面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引起肥大細胞膜本身及其一系列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學的變化,推動胞漿中的顆粒脫出,同時釋放出各種藥理性活性介質,如組胺、5-羥色胺、肝素、前列腺素、乙酰膽堿、溶酶體酶、纖維蛋白溶酶、補體、各種激肽和慢性反應物質等,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整光滑肌痙攣、腺體分泌增多,產生皮膚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各種癥狀。 非變態反應性尋麻疹是由于某些物質如細菌酶素、蛇毒、蛋白胨、某些藥物直接激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紅斑、風團。 常突然發病,先感皮膚瘙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形態不一、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風團可局限也可泛發全身,數分鐘或數小時后消退不留痕跡,但新風團又陸續出現,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喉頭及支氣管受累可發生喉頭水腫,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癥狀在數日至2~3周內消退者稱為急性尋麻疹;若反復發作,病程達1~2月,大多找不出原因,頑固性難治者稱為慢性尋麻疹。 除以上兩型外,還有幾種特殊型尋麻疹: (一) 皮膚劃痕癥 又稱人工尋麻疹,手抓或鈍器劃其皮膚后,該處出現暫時性紅色條狀隆起。 (二) 血管性水腫 又稱巨大性尋麻疹。發生在眼瞼、囗脣、包皮、外陰等組織松弛部位,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邊緣不清,不間斷1~2日自行消退,常反復發作。 (三) 壓迫性尋麻疹 皮膚受壓4~6小時后,局部發生深在性腫脹,8~12小時后消退,多發生在臀部、腰部、足背等受壓部位。 (四) 日光性尋麻疹 暴曬日光或紫外線后,在照光部位出現風團,并有瘙癢和針刺感。 (五) 寒冷性尋麻疹 分家族性和獲得性兩型。前者少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從嬰兒開始不間斷終生。后者開始于兒童或成人,在氣溫驟降或接觸冷水冷風時,在皮膚蕗炪部位出現風團,不間斷半小時至3~4小時,冰塊試驗和被動轉移試驗陽性,多見于女性青年。 (六) 膽堿能性尋麻疹 在運動、重勞動、受熱、飲酒或情緒緊張時,膽堿能神經發生沖動而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肥大細胞而發生直徑2~3mm小風團,不融合,半小時至1小時內消退,除掌拓外,皮疹可泛發全身,以青年人多見。 (七) 血清病性尋麻疹 注射血清、疫苗或藥物后除皮膚出現風團外,可有發熱、關節痛、淋巴腫大,有的可出現蛋白尿、管型尿。 治療 組方:藥用黃芪、首烏、白術各15克,當歸、白蘚皮、丹參(后下)各12克,赤芍、防風、蟬蛻各10克,鳥梢蛇(研沖)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沖)各6克。蜈蚣(研沖)2條。兒童用藥酌減。風寒勝加麻黃、桂枝、透骨草,去丹參、赤芍;風熱勝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當歸;濕熱勝加黃芩、苦參、地膚子,去黃芪;熱毒甚加金銀花、大青葉、黃連,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紅花、澤蘭,偏血熱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術;氣血兩虛加黨參、白芍、熟地、大棗,去全蝎、蜈蚣:瘙癢劇烈加白蒺藜,浮萍、荊芥、蒼耳子;疹塊難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長加三棱、莪術;反復發作加地龍、僵蠶、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鱉蟲。每天1劑,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溫服。藥渣加水濃煎,濾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鐘,早晚各1次。3周1個療程,直至疹消癢除。避風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鮮、蛋品、牛奶、飲料、酒類、辛辣之品。孕婦、月經過多者及有流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風散寒,清熱除濕、。涼血解毒、活血通絡、化瘀消腫、益氣固表、養血和營、去癢止癢。 療效:輕者1個療程即風團消、瘙癢止;重者2~3個療程疹塊及瘙癢消失,皮膚劃痕試驗陰性,血常規復查嗜酸性粒細胞降為正常。 一般西藥治療:急性尋麻疹:1.口服胺H1受體藥物口服,如撲爾敏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2024-12-09 17:2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長恒 主任醫師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皮炎
-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沖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蕁麻疹常見病因有;1.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2.藥物3.感染4.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等。5.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治療上;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癥狀,比如;撲爾敏,敏迪等。抗組織胺藥有各種副作用,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職業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1.不要去抓2.不要熱敷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2024-12-09 17:2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書元 主任醫師
北京華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
白癜風
-
1.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適應寒熱變化。 2.避免強烈搔抓患部,不用熱水燙洗,不濫用激發強烈的外用藥物。 3.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治療慢性病灶,調整胃腸功能,驅除腸道寄生蟲。 4.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激發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2024-12-09 17:26
-
-
回答7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洪斌 主任醫師
上海皮膚病醫院
性病科
-
問題分析:蕁麻疹是可以治好的,治療蕁麻疹依靠單一的治療方法是難以痊愈的,還需要患者平時注意生活細節、飲食習慣等。雙管齊下,讓蕁麻疹難易復發。 意見建議:建議蕁麻疹對人們的危害較大,因此還需及早的發現,且及早的治療。
2024-12-09 17:26
-
-
回答8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姜雪梅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科
-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多數情況下可以治好。其能否治愈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病因、病情嚴重程度、患者個體差異、治療是否及時規范以及是否避免了誘發因素等。 1.病因:明確并避免接觸過敏原是關鍵。常見過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鮮、蛋類)、藥物、花粉、塵螨等。 2.病情嚴重程度:輕癥蕁麻疹經過治療,癥狀能較快緩解。重癥者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治療。 3.患者個體差異:有些人的免疫系統對治療反應較好,恢復較快;而有些人可能存在免疫調節異常,治療難度較大。 4.治療及時性:早期診斷和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 5.避免誘發因素:如避免冷熱刺激、精神緊張、感染等,有助于預防復發。 總之,蕁麻疹雖然治療有一定難度,但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查找并避免誘因,多數患者是可以治好的。
2024-12-10 01:35
-
-
回答9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秀麗 主治醫師
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其他
婦科
-
你好,蕁麻疹可以治好,只要查找到病因,就能通過治療痊愈。建議去醫院檢查變態反應.找出過敏的原因。平時注意保暖,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遠離過敏原,局部沒有癥狀就可以了。對慢性蕁麻疹患者,則應盡力避免各種誘發加重因素。 情況也嚴重的需要藥物治療。一般情況都能治好,沒什么大問題。
2024-12-09 1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