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津麗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針灸康復科
-
濕熱和濕寒體質在癥狀、成因、舌象、脈象、調理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4-01-12 14:51
1.癥狀:濕熱體質常見面垢油光、口苦口干;濕寒體質多有四肢不溫、腹脹便溏。
2.成因:濕熱多因環境濕熱、飲食辛辣;濕寒常因過食生冷、久居寒濕之地。
3.舌象:濕熱者舌紅苔黃膩;濕寒者舌淡苔白膩。
4.脈象:濕熱脈象滑數;濕寒脈象沉遲。
5.調理方法:濕熱宜清熱利濕,可用龍膽瀉肝丸;濕寒應溫化寒濕,可服附子理中丸。
總之,濕熱和濕寒體質差異明顯,需準確辨別,對癥調理。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