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急性胃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通常由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或飲食不潔等引起,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發熱等。其發熱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感染病原體類型、患者自身免疫力、治療及時性、病情嚴重程度和是否存在并發癥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4-01-12 22:15
1.感染病原體類型:若為較強致病性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如沙門氏菌、諾如病毒等,可能導致發熱持續時間較長。
2.患者自身免疫力:免疫力較弱的患者,身體對抗病原體的能力不足,容易使發熱時間延長。
3.治療及時性:未及時接受有效治療,病原體持續作用,可能引起高燒難退。
4.病情嚴重程度:重癥急性胃腸炎,炎癥反應劇烈,發熱可能會持續多天。
5.并發癥:若并發其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也會導致發熱時間延長。
一般來說,急性胃腸炎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發熱癥狀會逐漸緩解。但如果出現高燒持續三天或伴有其他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糞便常規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治療上可能會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止瀉藥(如蒙脫石散)、調節腸道菌群藥物(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具體用藥需遵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