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曉嵐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腦損傷,由多種原因引起。嚴重程度分為不同級別,其癥狀、危害、治療和預后各有不同。主要包括出血位置、出血量、腦損傷程度、神經系統癥狀以及對未來發育的影響等方面。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4-01-21 20:32
1.出血位置:二級出血可能位于腦室內或腦實質的較淺部位;三級出血則可能更深,影響范圍更廣。
2.出血量:二級出血量相對較少,三級出血量通常較多。
3.腦損傷程度:二級腦損傷相對較輕,三級腦損傷更為嚴重,可能導致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害。
4.神經系統癥狀:二級可能表現為輕微的神經癥狀,如短暫的興奮或嗜睡;三級常出現嚴重的驚厥、昏迷等。
5.對未來發育的影響:二級經過積極治療,對未來生長發育的影響可能較小;三級則可能導致明顯的神經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等。
總之,新生兒顱內出血三級比二級更為嚴重。一旦發現新生兒有異常癥狀,應立即送往正規醫院的新生兒科進行檢查和治療,以降低后遺癥的發生風險,保障新生兒的健康成長。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是常見的一種腦損傷,系由于早產或新生兒缺氧、缺血的因素導致;缺氧、酸中毒等均可損害腦血流的自主調節功能;如胎位小正等外傷引起;孕期服用苯妥英鈉等藥物其他原因導致的,預后較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