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個月寶寶雙耳中度損傷,佩戴助聽器,相關問題求解
我是寶寶家長,孩子現在34個月,他出生時做過聽力篩查沒通過,接著做過幾次聽力方面的三四項檢測都發現存在問題,具體診斷結果為左右雙耳中度聽力損傷(好像是雙耳70分貝)。并在六個月時配帶助聽器直到現在,平時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戴,但最近一兩個星期發現他在不戴耳機時聽力明顯下降(以前也經常在不戴耳機時有意識測試一下他),比如說近距離跟他說話時,他基本上沒什么反應,但以前近距離跟他說話基本上都能聽到,并給出反應或回答。前段時間做過一次復查,驗出結果如下:1閥值:左耳未分化右耳未分化296dB刺激,雙耳ⅠⅡⅤ波均未見明顯分化。電生理診斷:雙耳極重度異常(不過,他現在佩戴一只助聽器都能跟我們正常交流,距離好幾米遠也能聽到,只是某些字發音不準,比如ZHCHSH等卷舌音)一直戴助聽器針對他這種情況,我想請問一下專家:1.聽力不好的寶寶,平時通過怎樣的聲音刺激,對他聽力有所幫助?什么樣的聲音會影響他的殘余聽力?(比如說多聽純音樂有無幫助)2.上呼吸道感染發熱會影響寶寶的聽力嗎?是因為發熱這種癥狀本身的原因,還是退燒藥的藥物因素影響的?另外,除了上呼吸道感染發熱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殘余聽力?3.哪些食物或藥物對寶寶的聽力保護能起到一些作用?4.平時要多戴助聽器好,還是適當地減少一些佩戴時間好?(比如說在比較安靜的時候)5.像他這種情況,多長時間做一次全面聽力驗出比較合適?6.某些發音不準,做專業語言訓練有無幫助?意義大嗎?7.這種情況必須要做人工耳蝸嗎?雖然達到做耳蝸的級別,但人畢竟戴耳機可以和別人正常交流,又可以學習新的語言,只是高頻音比較差。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宏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心內科
-
寶寶存在聽力損傷且佩戴助聽器,家長關心諸多問題,包括聲音刺激、疾病影響、飲食藥物、佩戴時間、復查頻率、語言訓練及人工耳蝸等。 1.聲音刺激:適當聽兒歌、故事等有聲讀物有幫助,避免噪音會影響殘余聽力。純音樂可適當聽,但效果不顯著。 2.疾病影響:上呼吸道感染發熱可能影響聽力,主要因疾病本身,而非退燒藥。中耳炎、頭部外傷等也會影響殘余聽力。 3.飲食藥物:多吃富含維生素 A、B 族、鋅的食物,如胡蘿卜、動物肝臟、堅果等。藥物方面,銀杏葉提取物、甲鈷胺、維生素 B12 對保護聽力可能有一定作用,但需遵醫囑。 4.佩戴時間:除睡覺、洗澡等特殊情況,建議多戴助聽器,安靜時也應佩戴,有助于維持聽力感知。 5.復查頻率:每半年做一次全面聽力檢查較合適,以便及時調整干預措施。 6.語言訓練:專業語言訓練有幫助,能改善發音不準,意義較大。 7.人工耳蝸:目前戴助聽器能正常交流可不做,若聽力持續下降影響交流,可考慮人工耳蝸。 家長要密切關注寶寶聽力變化,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幫助寶寶改善聽力狀況,促進語言發展。
2024-09-26 1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