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敏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1.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多油及脂肪類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可使腹瀉加重,所以油炸,烹調,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控制用量.
2.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一些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魚,蛋,豆制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減少纖維的攝入,因為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癥狀.慢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應食粥類,精米面類,魚蝦,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
3.慢性腸炎如有脫水低鈉現象時,應及時補充淡鹽水,食用菜葉湯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的丟失.
4.排氣,腹瀉過強時,應少食糖及易產生發酵的食物:如薯類,豆類,牛奶等.
5.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6.慢性腸炎病人多是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腸道易并發感染,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7.慢性結腸炎病人還應密切觀察自己對各種食品的適應性,注意個體差異.一些本不應對腸道造成影響的食品,如雞蛋,牛奶等,但食后腹瀉加重,過敏源一時也分辨不清,因此發現問題,要找出原因,摸索規律,盡量不要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