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診斷具有一定難度,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磁共振、核素骨掃描、CT 等。CT 在早期診斷中的作用有限,而磁共振和核素骨掃描更為敏感。此外,還需結合癥狀、體征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7-14 23:13
1. 股骨頭壞死原理:股骨頭壞死是由于股骨頭血供受損或中斷,導致骨細胞、骨髓成分死亡及隨后的修復,引起股骨頭結構改變、塌陷等。
2. CT 檢查特點:CT 對中晚期股骨頭壞死的骨質改變顯示較好,但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細微變化可能難以察覺。
3. 磁共振優勢:能更早發現股骨頭的異常信號,對早期診斷價值高。
4. 核素骨掃描作用:可反映股骨頭的血運情況,有助于早期發現病變。
5. 癥狀與體征:早期可能僅有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輕微表現。
6. 綜合診斷重要性:醫生會綜合患者的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結果等,制定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總之,對于懷疑早期股骨頭壞死,不能僅依賴 CT 檢查,應聽從醫生建議進行全面檢查,以便盡早明確診斷并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偉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早期的股骨頭壞死CT可以發現指癥的.CT驗出:早期:梁缺少,或有部分骨小梁增粗,增多,融合;股骨頭骨性關節面出現部分吸收,中斷或增厚;髖臼緣有輕微的骨質增生.中期:CT可顯示出三層結構:中心為死骨,且被一透亮的骨吸收帶所環繞,最外圍則是新生骨硬化帶;同時從CT上還可見,股骨頭骨性關節面的破壞,中斷和增生硬化;關節間隙寬窄不等;髖臼底及其外圍有骨質增生,皮質增厚現象.晚期:股骨頭出現塌陷變形,中心有較大低密度區;關節軟骨下出現殼狀骨折片;髖臼盂唇化突出,整個關節變形.最好做CT驗出,找有經驗的專家讀片.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簡稱股骨頭壞死)由于本身起病緩慢,病因易被忽略(如激素等),早期定位癥狀體征不典型,尤其是專家的警惕性不高等原因,有許多門診病人多次就診甚至歷時2-3個月直到定位癥狀體征出現,股骨頭已塌陷變形才得以確診,此時已延誤了醫治的最佳時機,有的甚至給患者造成終生殘疾.股骨頭壞死的三大主要癥狀是髖關節(單側或雙側)痛痛,跛行,功能障礙).由于早期唯一癥狀就是痛痛,常常誤診為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膨(脫)出癥,梨狀肌綜合癥,膝關節炎,風濕病等.股骨頭發生缺血壞死時,因無菌性炎癥而導致其骨髓內壓增高和關節腔內壓增高,星期圍組織和神經被牽拉擠壓而出現各種各樣的痛痛.早期即急性期以向后沿坐骨神經的放射痛,向前可出現沿股神經,內收肌的放射痛(病人常誤為膝關節痛).中晚期以髖關節局部的隱痛,鈍痛,脹痛,針刺樣痛為主.臨床上對腰腿痛病人,特別是臀后放射痛和膝關節痛病人,往往忽略髖關節疾患和常規的骨盆正位片不易發現X線的微細改變,這是股骨頭壞死誤診,漏診常見的兩種情況.
2014-02-08 0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