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振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中藥熬煮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藥物類型、藥材質地、火力大小、鍋具材質、水量多少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4-03-03 16:07
1.藥物類型:補益類中藥如人參、熟地、黃芪等,熬煮時間較長,2-3小時為宜;感冒類中藥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等,20分鐘左右即可。
2.藥材質地:質地堅硬的藥材如龜板、鱉甲,需先煎久煮;質地疏松的藥材如菊花、桑葉,時間較短。
3.火力大小: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熬,保持微沸狀態。
4.鍋具材質:砂鍋受熱均勻,利于藥效發揮,熬煮時間相對穩定。
5.水量多少:水多則熬煮時間稍長,水少則相對較短。
總之,中藥熬煮時間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