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品明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心臟缺血通常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升高、血管栓塞等引起。治療藥物有阿司匹林腸溶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片、阿托伐他汀鈣片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4-03-04 21:36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脂質在冠狀動脈內沉積,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
2.血管痙攣:血管平滑肌突然收縮,使血管管腔變窄。
3.心肌耗氧量增加:如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時,心肌需氧增多。
4.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中成分改變,血流阻力增大。
5.血管栓塞:血栓等堵塞血管。
心臟缺血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遵醫囑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