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甲狀腺部分切除后右鎖骨下動脈后出現腫物,可能與術后炎癥反應、組織增生、腫瘤殘留或復發、淋巴結腫大、其他新發病變等有關。 1. 術后炎癥反應:手術創傷可引起局部炎癥,導致組織腫脹形成腫物。一般通過抗炎治療,如使用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羅紅霉素等藥物,炎癥消退后腫物可能減小或消失。 2. 組織增生:術后傷口愈合過程中,纖維組織過度增生可能形成腫物。多數情況下無需特殊處理,若影響較大,可能需手術修整。 3. 腫瘤殘留或復發:若甲狀腺腫瘤未完全切除或再次生長,可能在該部位出現腫物。需要進一步檢查,如超聲、穿刺活檢等,明確性質后采取相應治療,如再次手術、放療、化療等。 4. 淋巴結腫大:可能是局部感染或腫瘤轉移引起。若為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療;若為腫瘤轉移,需綜合治療。 5. 其他新發病變:如脂肪瘤、血管瘤等。根據腫物性質和癥狀,決定治療方法,可能包括觀察、手術等。 總之,發現甲狀腺部分切除后右鎖骨下動脈后有腫物,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腫物的性質和原因,以便采取恰當的治療措施。
2024-09-27 0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