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章林海 主治醫師
浙江蕭山醫院
三級乙等
耳鼻咽喉科
-
腳腫較長時間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習慣、下肢靜脈回流不暢、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等。 1.不良生活習慣: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易導致腳腫。應避免久站久坐,定時活動下肢。 2.下肢靜脈回流問題:下肢靜脈瓣功能不全或靜脈曲張,血液淤積在下肢,引發腳腫。可穿彈力襪,嚴重時需手術治療。 3.心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臟泵血功能減弱,血液淤積在身體下部,包括腳部。需治療心臟疾病,使用藥物如地高辛、呋塞米等。 4.腎臟疾病:腎炎、腎病綜合征等導致蛋白丟失,引起低蛋白血癥,從而出現腳腫。常用藥物有潑尼松、環磷酰胺等。 5.肝臟疾病:肝硬化時,肝臟合成蛋白能力下降,也會造成腳腫。治療包括保肝、補充蛋白等。 腳腫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若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09-27 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