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病患者食用此類食物后出現不適及異常大便,可能與食物特性、烹飪方式、胃病類型、個人消化能力及腸道菌群狀態等有關。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4-04-05 18:06
1.食物特性:肉類富含蛋白質和脂肪,本身就較難消化。若烹飪時調料過重或食材不新鮮,會加重胃腸負擔。
2.烹飪方式:砂鍋或高壓鍋煮肉,可能導致肉質過于軟爛,使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縮短,消化酶分泌不足,影響消化。
3.胃病類型:如胃炎、胃潰瘍等,胃黏膜受損,消化功能減弱,難以應對較難消化的食物。
4.個人消化能力:個體間消化能力存在差異。消化液分泌不足、胃腸蠕動緩慢者,易出現消化不良。
5.腸道菌群狀態:腸道菌群失衡,有害菌增多,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導致大便異常。
總之,胃病患者飲食需格外注意,盡量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胃鏡、腸鏡、大便常規等,明確病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治療藥物可選用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多潘立酮等。同時,要注意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