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62歲老人腦出血術后半年內摔倒致股骨頸骨折,治療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患者身體狀況、骨折類型、治療方法選擇、術后康復及飲食營養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8-13 16:53
1.患者身體狀況:評估老人的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若臟器功能不佳,可能影響手術耐受性和恢復。
2.骨折類型:根據骨折的位置、移位程度等,分為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不同類型骨折的穩定性和愈合能力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差異。
3.治療方法選擇:常見的治療方法有內固定術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內固定術適用于骨折較輕、移位不明顯的情況;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則適用于骨折嚴重、股骨頭血運破壞較大的患者。
4.術后康復:術后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如肌肉收縮、關節活動等,有助于恢復肢體功能。
5.飲食營養: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促進傷口愈合和身體恢復。可多食用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菜和水果。
6.藥物治療:可使用鈣劑(如碳酸鈣 D3 片)、維生素 D 制劑(如骨化三醇軟膠囊)來促進骨折愈合,以及使用抗凝藥物(如低分子肝素鈉)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總之,對于這位老人的治療,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注重術后康復和營養支持,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平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最好是采取置換股骨頭的辦法,因為置換后短期內就能夠活動,雖然可能存在腦出血的可能性,但是只要控制血壓,用鎮痛泵保證手術后沒有疼痛感,就不會腦出血,麻醉不要采取全麻,用硬膜外麻醉。指導意見:如果用空心釘固定,也需要臥床很長時間,沒有置換股骨頭效果好,而且手術時間比置換股骨頭長,麻醉是相同的。如果不手術長期臥床就肯定無法愈合了,痛苦大,護理不及時其他各種疾病就出現
2014-03-10 10:3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是指由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其骨折線絕大多數患者在關節內,故又稱為股骨頸囊內骨折。老年人發生骨折有兩個基本因素,一是骨強度下降,二是老年人髖周肌群退變,不能有效地抵消髖部有害應力。而青壯年股骨頸骨折,往往由于嚴重損傷所致。美國1984年統計,股骨頸骨折的發病率在50~64歲為2%,60~74歲為5%,75歲以上達10%。其發生率與性別有關,女性多男性,可能與女性絕經期后性激素水平低于男性有關。老年骨折死亡率中,股骨頸骨折的死亡率最高,故稱危險區骨折。骨折后一年死亡率,男性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