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文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可能由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情志失調、久病體虛、先天稟賦不足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腹脹、便溏、乏力等。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9-12-04 09:45
1.飲食調理:多吃健脾食物,如山藥、薏米、芡實、紅棗等。飲食規律,避免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2.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適度運動,增強體質。
3.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4.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可服用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歸脾丸等藥物。
5.中醫理療:如艾灸、按摩足三里、脾俞等穴位。
脾虛需要綜合調理,若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曙 主治醫師
石家莊市長安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其他
中醫科
-
這種情況可能是脾胃虛弱,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后脹滿,可以用香砂六君丸調理,有一定效果,飲食宜清淡,不能吃辛辣之品
2014-04-07 0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