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長期低血壓,醫學上稱為慢性低血壓狀態,可能對身體產生以下影響:
2014-04-07 08:31
長期低血壓并不總是表示存在嚴重疾病,但如果不妥善管理,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后果,尤其是對于血液循環和重要器官功能。
1. 心腦供血不足:低血壓可能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表現為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嚴重時可誘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心絞痛。
2. 慢性疲勞綜合征:持續的低血壓可能導致全身無力、疲勞,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 內臟功能障礙:長期低血壓可能影響腎臟、肝臟等內臟器官的正常功能,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器官損害。
4. 骨骼肌營養不良:血液循環不佳可能影響骨骼肌的營養供應,造成肌肉萎縮和力量下降。
5. 意外風險增加:低血壓患者容易出現暈厥,增加跌倒和意外傷害的風險。
雖然并非所有低血壓都會導致這些嚴重后果,但定期監測血壓和及時就醫至關重要。中醫科醫生可能會建議調整生活習慣,如適當增加鹽分攝入、保持充足水分、規律運動,并在必要時采用中藥調理,如生脈飲和腦心舒等,但具體治療方案應在醫生指導下執行。
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