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性胃炎伴糜爛等病久疼不愈會癌變嗎
無狹窄,粘膜好,蠕動好;賁門:擴張好,齒狀線清楚;胃底:粘液池清亮,量中等,無黃染;胃體:粘膜皺欠光滑,胃壁柔軟,蠕動尚好,散在斑、片狀充血,水腫,散見多發痘診樣稍隆起,頂部稍凹陷,淺糜爛,分泌物少,檢之軟,彈性好。幽門:可見,呈圓形,開閉自然,粘膜無充血;十二指腸球部:粘膜散在斑、點狀充血;球后:粘膜正常。內鏡診斷:淺表性胃炎(竇)伴糜爛;十二指腸球炎。帶幽門螺旋桿菌。從去年十二月份開始到現在已經三個月了,吃了很多藥了。果膠秘,奧硝唑,鹽酸左氧氟沙星,歐迪佳,復方阿嗪咪特等,還有治幽門螺桿菌的,康復新液,克拉霉素鹽酸莫西沙星,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等。吃了三個月的藥了,疼痛還是那樣,不是光一個地方疼,是胃部一會這疼一會兒那疼,整個疼痛地方在肚臍上方偏左的位置。有個中醫大夫說沒事,就是胃神經痛。就是擔心現在會不會癌變,會不會是癌癥,請各位專家醫生予以指導治療,已經疼了5個月了,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曙 主治醫師
石家莊市長安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其他
中醫科
-
淺表性胃炎伴糜爛及十二指腸球炎經治療仍疼痛,擔心癌變。一般來說,癌變幾率較低,但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依從性、生活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等。 1.病情嚴重程度:若炎癥僅局限于黏膜淺層,且糜爛范圍小,及時治療通常預后良好,癌變風險低。但如果病情持續進展,炎癥累及深層組織,癌變風險可能增加。 2.治療依從性:患者是否嚴格按照醫囑用藥,按時足量服用,對治療效果影響很大。若未規范治療,病情易反復,也可能增加癌變風險。 3.生活飲食習慣:長期飲食不規律,喜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吸煙、酗酒等,都可能影響病情恢復,甚至增加癌變可能。 4.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若未徹底根除,可導致炎癥持續,增加癌變幾率。 5.個體差異:不同個體的身體狀況和免疫功能不同,對疾病的抵抗和恢復能力也有所差異。 綜上所述,雖然淺表性胃炎伴糜爛等病癌變幾率相對較低,但仍需重視。建議患者繼續遵醫囑治療,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定期復查胃鏡,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2024-09-27 0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