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書元 主任醫師
北京華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
白癜風
-
皮膚病的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日常護理、心理調節等。 1.藥物治療:可使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緩解瘙癢癥狀;外用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減輕炎癥;抗生素類如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防治感染。使用藥物時務必遵醫囑。 2.物理治療:常見的有紫外線照射、激光治療等,適用于銀屑病、白癜風等皮膚病。 3.中醫治療:通過中藥內服、外用中藥洗劑、針灸等方法,調理身體機能,改善皮膚病癥狀。 4.日常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避免過度清潔和刺激;選擇合適的護膚品,注意保濕;避免搔抓皮膚,防止感染和病情加重。 5.心理調節:皮膚病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于病情恢復。 總之,皮膚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根據自身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嚴格遵循醫囑。
2024-09-26 16: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姜雪梅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科
-
先應停用所有的化妝品。如果懷疑是皮膚過敏,避免再次接觸或食用引起過敏的東西或食物。?如果伴有皮膚瘙癢,盡量避免抓撓,防止抓破感染。不要擅自用藥,未經皮膚科醫生診斷,不要自行購買各種抑制炎癥或去癬的藥膏,這對皮膚不安全,長時間使用可能會產生副作用而危害健康。?注意防曬,避免曝曬,經常曝曬會使皮膚變薄,更容易受到激發。生活要有規律,保持均衡的飲食及充足的睡眠。多攝取含維生素A、C、E豐富的蔬菜水果等,這些都是對皮膚有益的。平時要盡量減小對皮膚的激發,皮膚一旦出現干燥、脫屑或發紅狀況時,說明皮膚出現了健康警告。要讓皮膚盡快復原,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小激發,不過度受風吹、日曬,不吃激發性食物,在減低傷害后,說不定皮膚會自行恢復健康。
2024-09-26 16: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開達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病科
-
皮膚病用藥時間和回數也要注意。藥水和洗劑,容易揮發而下降療效,用藥回數相對要多,一般每3個小時搽1次;酊劑、軟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濕敷方法也要得當。用藥前,除了清洗患部外,對于痂皮,應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軟化后拭去。皮損處若見直徑大于半厘米的水皰,要以消毒空針筒抽出內容物,保留皰壁。有毛發部位用藥前,應先剃去毛發,然后再上藥。
2024-09-26 16: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永祥 主任醫師
成都博潤白癜風醫院
白斑
-
自然界的地心引力都會使每個人的皮膚產生下垂,只是會發現同齡人為什么有點比較年輕,皮膚好,所以內調+外養減緩皮膚衰老的跡象才是解決根本之源。皮膚的干燥原因很多,首先要看自己的膚質是不是屬于干性的,還是后天因為缺乏保養或者是不在意皮膚防曬等原因造成的。好皮膚無疑是需要水分、脂質和膠原蛋白等構成,只有好的細胞才能復制好的細胞,皮膚才會健康態、年輕態。內調是要懂得補充些對皮膚加分的食物,比如補充膠原類的食物、多喝水、少食辛辣燒烤類的,外表是要自己懂得判斷皮膚需要什么成分在給皮膚使用。
2024-09-26 16: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洪斌 主任醫師
上海皮膚病醫院
性病科
-
皮膚過敏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問題,主要表現是泛紅、紅腫、緊繃、干燥脫屑,刺癢,起小疙瘩等。導致皮膚過敏的原因主要是天生過敏體質,還有皮膚角質層過薄,對外界激發比較敏感。例如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曬傷,溫度忽高忽低,劣質或有激發的化妝品,都會造成皮膚過敏。皮膚一旦過敏不要吃辛辣激發性的食物,不用冷水洗臉,不長時間面對電腦。使用植物成分脫敏護膚品,對皮膚沒有激發,還能給皮膚補水,提供營養,修復受損皮膚.
2024-09-26 16:1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薄潛 主治醫師
黑龍江祥云皮膚病醫院
皮膚科
-
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不間斷數分鐘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后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并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
2024-09-26 16:17
-
-
回答7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轉梅 醫師
煙臺洛神醫療美容門診部
其他
整形
-
皮膚病是有關皮膚的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之一。皮膚病的發病率很高,多比較輕,常不影響健康,但少數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其治療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藥。如果外用藥選擇或使用不當,往往無效,甚至使病情加重。一般急性期局部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溶液濕敷,可起到消炎、散熱作用;有滲液者,先用溶液濕敷,后用油劑。皮損處于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可酌情選用糊劑、粉劑和洗劑,可發揮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慢性期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時,可選用乳膏、軟膏、硬膏等。物理治療也是皮膚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常用的物理療法有:電療法、光療法、微波療法、冷凍療法、激光、水療法、放射療法。
2024-09-27 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