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霞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腳腫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久坐久站等生理因素,也可能是疾病所致,常見的有腎臟疾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下肢血管疾病、營養不良等。 1.腎臟疾病:腎臟功能異常,導致水鈉潴留,引起腳部水腫。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治療通常包括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螺內酯)來減輕水腫,同時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2.心臟疾病:心功能不全時,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出現下肢水腫。像心力衰竭等。治療可能會用到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改善心功能,減輕水腫。 3.肝臟疾病:肝硬化等肝臟病變會使蛋白合成減少,引發低蛋白血癥,導致腳腫。治療上可能會補充白蛋白,并使用保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水飛薊賓)。 4.下肢血管疾病:下肢靜脈回流障礙,如靜脈曲張、靜脈血栓等,也會造成腳腫。病情較輕時可穿彈力襪,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營養不良:長期營養不良,蛋白攝入不足,會出現低蛋白性水腫。需要加強營養,補充蛋白質。 腳腫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發現腳腫且持續不消退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09-26 1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