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走路時尿失禁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盆底肌肉松弛、神經損傷、泌尿系統疾病、激素變化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4-04-17 15:26
1.盆底肌肉松弛:這是常見原因,尤其是生育、年齡增長等導致。可通過凱格爾運動鍛煉盆底肌。
2.神經損傷:例如脊髓損傷、糖尿病神經病變等,影響控制排尿的神經。治療需針對原發病,同時輔助康復訓練。
3.泌尿系統疾病: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癥刺激,或膀胱結石、腫瘤等占位性病變。明確病因后進行抗炎或手術等治療。
4.激素變化: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響尿道和膀胱功能。適當補充雌激素或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5.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憋尿、肥胖、吸煙等。改變不良習慣,控制體重,戒煙。
6.藥物因素: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導致尿失禁,如抗組胺藥、抗抑郁藥等。必要時調整用藥。
走路時尿失禁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康復措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和改善尿失禁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