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章林海 主治醫師
浙江蕭山醫院
三級乙等
耳鼻咽喉科
-
手術后鼻腔出血可能由傷口未愈合、感染、血壓波動、凝血功能異常、劇烈運動等引起。處理方法包括局部壓迫、使用止血藥物、控制基礎疾病、避免劇烈活動、就醫檢查等。 1.傷口未愈合:手術創口未完全長好,輕微觸碰或活動可能導致出血。此時應保持安靜休息,避免刺激鼻腔。 2.感染:鼻腔術后發生感染,炎癥刺激可引起出血。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控制感染。 3.血壓波動:血壓過高或不穩定可能導致鼻腔血管壓力增大而出血。要監測并控制血壓,必要時使用降壓藥,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纈沙坦等。 4.凝血功能異常:自身凝血機制出現問題,如血小板減少等。需補充血小板或使用促進凝血的藥物,如維生素 K?、凝血酶等。 5.劇烈運動:術后過早進行劇烈運動,使鼻腔內壓力變化,誘發出血。應停止運動,臥床休息。 手術后鼻腔出血應引起重視,若出血量大或持續不止,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09-27 0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