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血栓是一種腦血管疾病,由多種因素引起,癥狀多樣,危害較大,治療方法包括藥物和手術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4-04-22 06:58
1.病因: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等。
2.癥狀:肢體麻木、言語不清、口角歪斜、偏癱、意識障礙等。
3.危害:可導致肺部感染、皮膚潰瘍、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
4.檢查:頭顱 CT、磁共振成像、腦血管造影等有助于診斷。
5.治療: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手術治療如取栓術。
腦血栓危害嚴重,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患者應遵醫囑治療,改善生活方式。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功能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以致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導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在海平面大氣壓下,在靜息條件下呼吸空氣,并排除心內解剖分流和原發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況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壓(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為呼吸衰竭(簡稱呼衰)。呼吸功能衰竭因起病的急緩,分為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在數秒或數小時內迅速發生。而慢性呼吸衰竭在數日或更長時間內緩慢發生,機體內相應產生一系列代償性的代謝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