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患者透析出現多種癥狀如何應對?
媽媽患有尿毒癥,血液透析已經6年,去年因高血壓造成腦出血,現在偏癱了,不能行走,但飲食量與正常人一樣。目前體重八十斤左右,肌酐460,原先是三天透析一次,醫生說肌酐不高,以后可以五天透析一次。她每次透析都只能堅持三小時的樣子,每次透析才二小時,她就說插針的手上的血管很脹痛,然后就嚷著要下機,不肯繼續透析了。(在她癱瘓之前并沒出現透析時血管脹痛的問題,不知現在為什么會這樣) 目前主要存在的很棘手的問題是,她因血管脹痛,每次透析都只能做二個半小時或三小時;同時她全身皮膚總是很癢,基本上一直都癢著(醫生推薦買碳酸鑭排膦);并且她晚上總是睡不著覺,讓人很頭疼; 并且情緒很不穩定,悲觀。 作為兒女,很希望能減輕她的痛苦,很想解決讓她痛苦的問題,但不知如何入手,求懂這方面的好人指導,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紅俠 主治醫師
常州割包皮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毒癥患者長期透析后出現血管脹痛、皮膚瘙癢、失眠、情緒不穩定等問題,需綜合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包括透析相關因素、并發癥、心理因素等。 1.血管脹痛:可能是透析時血流速度較快、血管通路問題或透析不充分。可調整透析參數,評估血管通路,確保充分透析。 2.皮膚瘙癢:多因磷代謝紊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可遵醫囑使用碳酸鑭等降磷藥物,必要時手術治療甲狀旁腺。 3.失眠:與身體不適、心理壓力大有關。營造良好睡眠環境,必要時使用助眠藥物,如艾司唑侖、佐匹克隆、地西泮。 4.情緒不穩定:因疾病折磨和生活改變導致。家人多陪伴鼓勵,患者自身也應積極調整心態。 5.透析方案調整: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與醫生溝通優化透析方案,如延長透析時間、增加透析頻率等。 尿毒癥患者出現這些癥狀較為常見,需要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共同努力,綜合治療和護理,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4-09-29 2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