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建磊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便時出現疼痛、尿不盡且尿流分股,可能是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路結石、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也可能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1.尿道炎:尿道黏膜發生炎癥,多由細菌感染導致,常見病菌有大腸桿菌等。癥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等。治療以抗感染為主,常用藥物有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 2.膀胱炎:膀胱黏膜的炎癥,多因細菌上行感染。除了上述癥狀,還可能有血尿。治療需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磺胺嘧啶等。 3.前列腺炎:前列腺組織的炎癥,可由細菌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表現為排尿異常、下腹疼痛等。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藥物如多沙唑嗪、坦索羅辛等。 4.尿路結石:結石刺激尿路黏膜,導致疼痛和排尿異常。根據結石大小和位置選擇治療方法,藥物有排石顆粒、腎石通顆粒等。 5.前列腺增生:前列腺體積增大,壓迫尿道。早期可藥物治療,如非那雄胺、特拉唑嗪等,嚴重時需手術。 6.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憋尿、飲水過少、過度勞累等也可能引發這些癥狀。需要調整生活方式,多喝水,避免憋尿。 出現這些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康復。
2024-09-29 2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