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曙 主治醫師
石家莊市長安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其他
中醫科
-
谷氨酰轉肽酶升高且甲胎蛋白顯著增高,可能與肝臟疾病相關。常見原因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肝炎:病毒感染、藥物性肝損傷等都可能引發肝炎。表現為乏力、食欲不振等。治療上需抗病毒、保肝等,常用藥物有恩替卡韋、復方甘草酸苷等。 2.肝硬化:長期慢性肝損傷可能導致肝硬化。會有腹水、脾大等癥狀。治療包括改善肝功能、防治并發癥,如使用螺內酯利尿。 3.肝癌:這是較為嚴重的情況。常有肝區疼痛、消瘦。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等,藥物如索拉非尼。 4.脂肪肝:肥胖、酗酒等可引起??赡軣o癥狀或有肝區不適。需調整飲食、增加運動,必要時用藥,如多烯磷脂酰膽堿。 5.其他原因:如自身免疫性肝病、膽道梗阻等。也需針對性治療。 總之,出現谷氨酰轉肽酶和甲胎蛋白異常,應盡快到正規醫院肝病科完善檢查,明確病因,遵醫囑治療。
2024-09-29 22:5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乳喂養的嬰兒在生后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本病預后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