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手部肌肉萎縮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病癥,涉及神經、肌肉、代謝等多方面因素,如神經損傷、肌肉疾病、廢用性萎縮、代謝障礙、免疫異常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4-06-11 21:52
1.神經損傷:當支配手部肌肉的神經發生病變,如神經炎、神經受壓等,會導致肌肉失去神經支配,進而萎縮。治療上可采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2.肌肉疾病:某些肌肉本身的疾病,如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等,也會引起手部肌肉萎縮。治療需針對具體病因,可能包括免疫調節治療、康復訓練等。
3.廢用性萎縮:長期手部不活動,肌肉缺乏鍛煉,會出現廢用性萎縮。通過積極的康復訓練,如手部的屈伸、抓握練習等,有助于恢復。
4.代謝障礙: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導致的微血管病變,影響手部肌肉的營養供應,引發萎縮。控制血糖是關鍵,同時可配合物理治療。
5.免疫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手部肌肉和神經時,可導致萎縮。治療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總之,手部肌肉萎縮的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一旦發現手部肌肉萎縮,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