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峰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濕熱下注腎陽虛是中醫常見病癥,治療通常包括中藥調理、飲食注意等。常見的治療方法有中藥方劑、中成藥、食療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12-21 15:23
1.中藥方劑:四妙丸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龍膽瀉肝湯可清肝膽濕熱。
2.中成藥:金匱腎氣丸能溫補腎陽;右歸丸有溫補腎陽、填精止遺之效;桂附地黃丸可溫補腎陽。
3.飲食調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可多吃薏米、芡實等祛濕食物。
4.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運動,避免勞累和久坐。
5.中醫理療:如艾灸關元、腎俞等穴位,有助于溫陽祛濕。
濕熱下注腎陽虛的治療需要綜合調理,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范增軍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后明顯,并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療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眾生清熱祛濕顆粒是由七味中藥提取而成,采用現代化中藥制藥技術生產而成。
2014-06-17 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