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娜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病情分析:長期憋大便習慣可能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主要關聯于腸道內毒素吸收增加、腸道蠕動減緩、糞便中致癌物質接觸時間延長等因素。此外,慢性便秘和腸道微生物群失衡也是潛在風險因素。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5-11-11 15:44
1.毒素吸收增加:憋便導致大便在腸道停留時間過長,毒素和有害物質被腸道壁吸收的概率增大。
2.腸道蠕動減緩:長期憋便習慣可減弱腸道蠕動,使糞便移動緩慢,增加致癌物質與腸壁接觸時間。
3.致癌物質接觸時間延長:糞便中的某些致癌物質,如膽酸和二級胺,長時間接觸腸壁可能增加細胞突變風險。
4.慢性便秘:便秘本身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頻繁憋便加重便秘狀況,進一步增加患病風險。
5.腸道微生物群失衡:憋便習慣可能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平衡,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影響腸道健康。
長期憋大便確實存在增加大腸癌風險的可能性,主要機制涉及毒素吸收、腸道蠕動、致癌物質接觸、便秘及腸道菌群變化。改善排便習慣,保持腸道健康對預防大腸癌至關重要。
指導意見:建議盡可能做到定時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形成自己的排便“生物鐘”。平時多吃果蔬,如紅薯、花菜、藍莓、獼猴桃等,腸癌高危人群可選擇中藥人參皂苷rh2幫助提高免疫力,減少癌癥的發生率。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旸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是習慣性的,需要慢慢改正缺點,但并不會導致癌癥,所以不要緊張,慢慢調節
2014-06-22 21:2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