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幼兒腹瀉病因不明,如何確診及治療?
病人:1歲半幼兒 病情描述:一周前攜子參加宴會,宴會后其他人給孩子喝了一罐夏普塞爾黃梨汁,當天下午開始腹瀉,起初為黃綠色稀便,平均每天排便4~5次,精神狀態良好,無其他癥狀。第四天仍不見好轉,去醫院就診,大夫給開了金雙歧服用。第五天病情加重,排便為黃色稀湯狀,又像蛋花湯樣,排便量較多,往往噴射而出,糞便中無泡沫,無絲狀物,無膿血,有酸臭味,平均每天排便10次以上,屁股明顯變紅,停用金雙歧,改為服用助消化藥+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氨酚黃那敏顆粒,當晚出現發燒癥狀,最高燒到38.5℃,立刻用溫水毛巾擦拭幼兒全身,并在額頭貼上小兒降溫貼,隨后服用半包瑞芝清。第六天,病情依舊,仍然發燒至38℃,精神萎靡,煩躁,咽喉可見紅腫。去醫院做了血常規和便常規檢測,便常規顯示正常,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增多,血象較低,鉀離子、鈉離子稍有降低,下午發燒癥狀消失,晚上回家后買了口服補液鹽服用,同時服用助消化藥+頭孢克洛+利巴韋林+氨酚黃那敏顆粒+蒙脫石散。第七天,小孩精神狀態轉好,但仍然煩躁不安,大便次數減少至每天5次左右,每次大便量減少,性狀多為黃色稀湯狀,偶爾為黃綠色稀便,無泡沫,無絲狀物,無膿血。目前依舊服用助消化藥+頭孢克洛+利巴韋林+氨酚黃那敏顆粒+蒙脫石散。 請問大夫:我家孩子到底是哪種類型的腹瀉?起初我以為是孩子在宴會中由于飲食不當,加之又喝了一罐含糖量較高的黃梨汁飲料,從而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瀉,可是后來便常規顯示正常,根據糞便性狀又疑似病毒性腹瀉,但是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增多加之咽喉紅腫,懷疑有腸炎,這就又像細菌性腹瀉。請大夫確診并給出繼續治療方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玉鋒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歲半幼兒因宴會飲用黃梨汁后腹瀉,病情反復且復雜。可能病因包括飲食不當、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腸道菌群失調、電解質紊亂等。 1.飲食不當:幼兒在宴會中飲食復雜,飲用含糖量高的黃梨汁,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 2.病毒感染:糞便性狀似蛋花湯樣,無膿血等,有病毒感染導致腹瀉的可能。常見的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 3.細菌感染: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增多及咽喉紅腫,提示可能存在細菌感染引發的腸炎性腹瀉。 4.腸道菌群失調:前期使用藥物可能影響腸道正常菌群平衡,加重腹瀉癥狀。 5.電解質紊亂:腹瀉次數多,鉀離子、鈉離子稍有降低,影響身體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 綜合考慮,該幼兒的腹瀉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治療上,繼續服用調節腸道菌群藥物,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針對可能的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注意補充電解質,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密切觀察病情,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復診。
2024-09-30 0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