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紹東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頸椎病可能會引發心律不齊,原因包括神經受壓、血管供血異常、頸椎結構改變、炎癥刺激、心理因素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4-07-13 23:23
1.神經受壓:頸椎病變可能壓迫交感神經,影響心臟神經調節,導致心律不齊。
2.血管供血異常:椎動脈受壓,影響心臟供血,引發心臟功能紊亂,出現心律問題。
3.頸椎結構改變:頸椎關節錯位等結構變化,刺激周圍組織,間接影響心臟節律。
4.炎癥刺激:頸椎局部炎癥產生的化學物質,可能通過血液循環影響心臟電生理。
5.心理因素:患者因頸椎病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也可能導致心律不齊。
總之,頸椎病與心律不齊存在一定關聯,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明確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