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龍騰飛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多次流產和盆腔炎史后出現痛經,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子宮內膜異位、激素失衡、子宮腺肌病、盆腔粘連、精神心理因素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4-07-20 10:39
1.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會導致痛經。可通過藥物如布洛芬、甲地孕酮、達那唑等治療。
2.激素失衡: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影響子宮收縮,引發痛經。可補充孕激素如黃體酮等調節。
3.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痛經。治療藥物有孕三烯酮、GnRH-a等。
4.盆腔粘連:炎癥后的粘連可導致疼痛。一般需手術松解粘連。
5.精神心理因素:緊張、焦慮等情緒可能加重痛經。要注意心理調節。
總之,多次流產和盆腔炎史后痛經的原因較復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