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靜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頸部腫塊切除一個月后傷口周圍有腫塊且流血水,可能是傷口感染、傷口愈合不良、局部血腫形成、線結反應、腫瘤復發等原因所致。 1.傷口感染:術后傷口護理不當,細菌侵入可引起感染,出現紅腫、疼痛、滲液。治療需應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并加強傷口消毒換藥。 2.傷口愈合不良:患者自身營養狀況差、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影響傷口愈合,可導致局部組織增生和滲液。要改善營養狀況,控制基礎病,必要時重新縫合。 3.局部血腫形成:手術中止血不徹底或術后活動過度,可能造成傷口內血腫,表現為腫塊和滲血滲液。小血腫可自行吸收,大血腫需穿刺引流或切開清除。 4.線結反應:對縫合線排斥,引起局部炎癥反應,出現腫塊和滲液。需拆除引起反應的線結,消毒處理。 5.腫瘤復發:若原發病灶未徹底清除,可能導致腫瘤復發,出現腫塊和異常滲液。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治療,如放療、化療等。 總之,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避免劇烈運動。
2024-09-30 0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