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志偉 主任醫師
東莞康華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胰外科
-
肝內實性占位與膽囊壁增厚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炎癥、良性病變、惡性病變等。常見的有膽囊炎、肝血管瘤、肝癌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4-10-20 21:15
1.炎癥:如膽囊炎,多由細菌感染、膽汁淤積等引起,可出現右上腹疼痛、發熱等癥狀,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
2.良性病變:肝血管瘤一般無癥狀,多在體檢時發現。體積較大時可能有壓迫癥狀,通常定期復查,必要時手術治療。
3.惡性病變:肝癌早期多無癥狀,中晚期可有肝區疼痛、消瘦等。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常用藥物有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等。
4.膽囊息肉:較小的息肉一般無癥狀,定期復查。較大或有惡變傾向的需手術。
5.其他: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肝臟和膽囊,需針對原發病治療。
總之,發現肝內實性占位與膽囊壁增厚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