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競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血紅蛋白含量和濃度偏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營養不良、失血、疾病等。常見的有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慢性疾病導致的貧血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4-11-04 05:12
1.缺鐵性貧血:鐵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可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右旋糖酐鐵等。
2.巨幼細胞貧血: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需補充相應營養素。
3.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治療較復雜,可能包括免疫抑制治療等。
4.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疾病,輕型一般無需特殊治療,重型可能需輸血等。
5.慢性疾病導致的貧血: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改善貧血。
發現血紅蛋白含量和濃度偏低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遵醫囑治療。
-